有效成分含量99%
執行標準國際標準
資質正規
品類齊全
品種粒狀、片狀、粒堿、片堿
用途造紙等
等級優級品
產品等級優級品
氫氧化鈉在水處理中的作用:氫氧化鈉被廣泛應用于水處理。在污水處理廠,氫氧化鈉可以通過中和反應減小水的硬度。在工業領域,是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的再生劑。氫氧化鈉具有強堿性,且在水中具有相對高的可溶性。由于燒堿為液態,所以容易衡量用量,被方便的使用在水處理的各個領域。
氫氧化鈉被使用在水處理方面的如下課題:消除水的硬度;調節水的pH值;對廢水進行中和;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通過沉淀消除水中重金屬離子。
片堿的檢測方法:
檢測方法實驗室測定 方法名稱:氫氧化鈉—氫氧化鈉的測定—甲基橙甲基橙中和滴定法。應用范圍:該方法采用滴定法測定氫氧化鈉的含量。該方法適用于氫氧化鈉。

片堿的應急處理方法:
片堿在水處理行業中被廣泛當成中和劑使用,在化工行業中廣泛用于鈉鹽制造、肥皂、造紙、棉織品、絲、粘膠纖維、橡膠制品的再生、金屬清洗、電鍍、漂白等。片堿具有強腐蝕性,對于片堿的安全防護有著特殊的要求。
對片堿操作的工人是容易受到片堿危害的人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片堿在生產過程中容易泄漏,對于片堿泄漏要采用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酸堿服。穿上適當的防護服前嚴禁接觸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塑料布覆蓋泄漏物,減少飛散。勿使水進入包裝容器內。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凈、干燥、蓋子較松的容器中,將容器移離泄漏區。

方法原理:供試品加新沸過的冷水適量使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5mL,加酞指示液3滴,用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紅色消失,記錄消耗滴定液(0.1mol/L)的容積(mL),加甲基橙指示液2滴,繼續加滴定液(0.1mol/L)至顯持續的橙紅色,根據前后兩次消耗滴定液(0.1mol/L)的容積(mL),算出供試量中的堿含量(作為NaOH計算)并根據加甲基橙指示液后消耗滴定液(0.1mol/L)的容積(mL),算出供試量中Na?CO?的含量。
試劑:1.水(新沸放冷)2.滴定液(0.1mol/L)3.酞指示液4.甲基橙指示液: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儀器設備:酸式滴定管、分析天平、容量瓶、錐形瓶、鐵架臺、移液管。試樣制備:滴定液(0.1mol/L)配制:取6mL,緩緩注入適量的水中,冷卻至室溫,加水稀釋至1000mL,搖勻。
標定:取在270~300℃干燥恒重的基準無水碳酸鈉約0.3g,精密稱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紅-綠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綠色變為紫紅色時,煮沸2分鐘,冷卻至室溫,繼續滴定至溶液顏色有綠色變為暗紫色。每1mL滴定液(0.1mol/L)相當于10.60mg的無水碳酸鈉。根據本液消耗量與無水碳酸鈉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濃度,即得。注1:“精密稱取”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稱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度要求。變質檢驗

NaOH變質后會生成Na?CO?
化學方程式:2NaOH+CO?=Na?CO?+H?O
1.樣品中滴加過量稀若有氣泡產生,則氫氧化鈉變質。
原理:2HCl+Na?CO?=2NaCl+CO?↑+H?O
(空氣中含有少量的CO?,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能夠與CO?反應,生成Na?CO?和H?O從而變質;HCl中的H+能夠與Na?CO?中的CO32-離子反應生成CO?氣體和H?O,通過氣泡產生這個現象來檢驗變質)
注:HCl會優先與NaOH反應生成NaCl和H?O。因為NaOH是強堿,而Na?CO?是水溶液顯堿性。
2.樣品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氫氧化鈉變質。
原理:Na?CO?+Ca(OH)?=CaCO?↓+2NaOH
3.樣品中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氫氧化鈉變質。
原理:Na?CO?+BaCl?=BaCO?↓+2NaCl
4、檢驗氫氧化鈉部分變質:
①加入過量BaCl?或Ba(NO?)2至完全沉淀,證明有Na?CO?產生,待沉淀完全靜止后,取上層清液于內,滴加無色酞溶液,酞變紅,則證明有NaOH。
注:不滴加NH?Cl,因為Na?CO?溶于水后呈堿性是因為會有OH¯根離子,NH?+與OH¯跟結合也會有性氣味,無法區分是原有氫氧化鈉導致還是碳酸鈉導致。
②在NaOH中加入過量CaCl2:1.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NaOH變質2.加入無色酞
片堿制造防潮劑的方法
用來制造防潮劑主要應用的是它的化學特性,宏達片堿廠實驗發現如果將片堿存放在潮濕陰暗的地方,時間長了它逐漸的由干燥變成濕潤了,而房屋整個的潮濕度的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http://www.yallo.cn